探秘国际争端解决之旅:西政学子的欧洲研学收获满满
作者:齐天五胜 时间:2025-03-26

  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在维护世界秩序、促进国际合作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月8日至2月21日,西政学子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欧洲研学之旅,深入探寻国际争端解决的奥秘。

  

30.png

  此次研学采用独特的体验式、浸入式教学模式,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争端解决领域的全新窗口。在国际海洋法庭,同学们参观了法庭建筑及大审判厅,并聆听了专业讲座,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国际海洋法庭在解决海洋争端、维护各国海洋权益方面的关键作用,也对海洋资源利用和法律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国际法院,同学们在大审判厅里,认真聆听法院律师的讲解,感受到国际法院在解决国家间法律争端、促进国际和平与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的权威性。参观国际刑事法院,则让同学们了解到对严重国际罪行的审判机制,体会到国际社会打击犯罪、维护正义的决心。

  研学期间,同学们有幸与众多身处实践第一线的国际争端解决专家交流互动。这些专家带来的专题讲座,内容丰富且前沿,涵盖了国际争端解决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从复杂的法律条款解读,到实际案例中的策略运用,再到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专家们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见解,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本次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穿梭在欧洲各国,深切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区域合作的力量。在申根中心,大家深入了解了“申根条约”的核心精神——自由流动、开放合作和共同治理。这一模式不仅消除了边界争端,还建立起跨国自由流动体系,为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成为国际争端非诉讼解决的成功范例。在斯特拉斯堡,欧洲理事会制定的《欧洲人权公约》,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展现了欧洲在人权保护方面的卓越成就。在欧盟议会,同学们参观了路易丝・韦斯大楼,了解到欧盟议会的立法和决策流程,亲身感受到欧洲建设中持续努力与合作的精神。同学们还体验了欧盟议会内部的工作餐,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作人员交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会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魅力,感知文化的多样性、观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和睦相处。

  项目成员武文景同学表示:“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赴欧洲五国的国际争端解决访学项目。在德国汉堡,我们参访了国际海洋法法庭,随后前往荷兰海牙,深入了解国际法院(ICJ)和国际刑事法院(ICC)的运作。在卢森堡和斯特拉斯堡,我们走进欧盟机构,探讨欧洲法律体系。瑞士日内瓦的行程涵盖联合国、WTO,让我对国际组织在争端解决中的作用有了直观认识。最后在巴黎,我们学习了法国法律制度。此次访学不仅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也让我对国际法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理解。”

31.jpg

  代栩嘉同学表示:“从重庆到汉堡,又从巴黎到重庆,半个月的时间飞速过去。回望这次访学,有初到异国他乡的忐忑,有参观国际组织的惊喜,有与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学习的愉快.....这次访学的收获不断具象化。大三学年,我们学习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当课本上的国际法院、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庭、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实际来到我的眼前,此刻其已经不是枯燥乏味的概念,而是生动且活力的实体!从此,再学习“三国法”,心中莫名有了熟悉感和亲切感。”

  张浩欣同学认为本次访学最惊喜的是在法国最高法院的参访过程中,恰巧旁听了尼斯恐怖袭击案的审理。“能够亲身见证如此重大的案件庭审,让我对欧洲司法体系的运作方式、程序正义的维护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次经历也让我进一步思考,在面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法律如何在保护社会稳定与尊重人权之间寻求平衡。”

  赵一帆同学表示:“在本次游学活动中,我收获颇丰。从法律知识学习的角度,通过实地参观和与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互动,使我对众多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并且恰好与我上学期刚刚学习的国际法知识相互印证,加深了印象。本次研学也为大家提供了感受当地文化氛围的机会,使我对欧洲的风土人情和争端解决相关的法律知识都有了直观且丰富的了解。”

  此次研学之旅的结束,并非探索的终点,而是全新征程的起点。对参与其中的同学们而言,这段经历是一次深刻的专业启蒙,更是一场视野与思维的重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将这次研学的收获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国际争端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他们在未来创造更多的精彩!

Copyright © 2018-2025 西南政法大学2+2国际本科留学项目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9185号-66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无意间侵犯您的版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内删除并诚恳的向您道歉。我们尊重您的版权,但拒绝恶意碰瓷式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