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报》报道,英国大学可能已经陷入国际生招生危机。根据英国内政部的数据显示,申请下一学年课程的国际学生数量大幅下降40%。
内政部在2024年6月总共只收到了28,200份申请,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则为38,900份。
来自英国31所大学的数据显示,截至七月底,国际学生缴纳押金和录取数量下降了41%。
01.英国国际学生减少原因
自年初以来,英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国际学生的政策调整,包括取消授课型硕士课程的陪读签证政策,加强了对毕业工作签证的审查力度,并大幅提高了工作签证及婚姻签证的申请门槛,特别是将申请者的最低年收入标准提升至38,700英镑。
与多数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倾向于回国发展的选择不同,印度和尼日利亚的学生群体普遍将留学视为留在英国的重要途径。因此,上述政策的出台无疑对这些国家学生的留学积极性构成了显著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印度学生已经超越中国,跃居为英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然而,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印度及尼日利亚学生申请英国留学的人数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反映出政策调整对国际学生流动产生的直接影响。
除了国际生总体数量走低,2024年英国大学入学的中国学生人数相比2023年也下降了约6%,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中国赴英国留学生数量首次出现下降。
02.25Fall申请难度预测
首先,根据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提供的数据,我们了解到印度学生最为集中的五所英国大学分别是赫特福德大学、考文垂大学、BPP大学、东伦敦大学和格林威治大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学在全球排名中多数未能跻身前100,这反映了许多印度留学生更侧重于留在英国的机会,而非学校的综合排名。相比之下,中国学生则更倾向于申请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因此,印度学生与中国学生在申请目标上并不构成直接竞争,其数量的减少对中国学生的申请难度影响不大。
然而,对于顶尖学府如牛津、剑桥及G5高校(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而言,情况则有所不同。尽管印度学生数量有所减少,但这些学校的入学要求却在不断提升,申请难度反而在增加。这意味着,中国学生若希望进入这些顶尖名校,仍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不应期待“降分录取”的情况出现。
因此,对于英国大学申请难度的判断,需具体院校具体分析。对于像杜伦、格拉斯哥、谢菲尔德等实力强劲但门槛可能略有降低的大学,它们为有意向留学英国的学生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选择。但对于志在牛剑G5的中国学生来说,竞争依然激烈,必须全力以赴,在GPA、语言成绩、个人背景及申请材料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国际生的减少确实可能让一些急需国际生学费的大学放宽要求,比如在24fall,有少数前百大学放宽了一些录取要求,甚至出现了二次审核材料、发放offer的情况。
不过这些都影响不到顶级名校。比如G5、王爱曼华。这些都是老牌名校,“财大气粗”,更重视学校的口碑和生源质量。
如果你以英国名校为目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